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诊断分析
Diagnostic Analysis of a Heavy Rainfall in Si-chuan Basin Induced by Plateau Vortex Moving Eastwar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与环境变化联合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5072,91537214,41405069,41705065);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20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研基金(J201516);引进人才启动基金(KYTZ201517)。
年 份:2018
卷 号:7
期 号:3
起止页码:132-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普通刊
摘 要:本文采用中国自动气象站与CMORPH卫星融合的降雨量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相当黑体亮温资料,对2014年7月四川的一次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此次暴雨产生于高原低涡东移出高原,其南部向四川盆地分裂出低槽的过程中。主要降雨区位于低槽前部,降雨带呈西南至东北走向;2) 暴雨过程中,副热带高压西伸至四川东南部,其外围偏南风向暴雨区持续提供水汽。暴雨区处于水汽辐合区,暴雨中心低层存在的不稳定能量区为暴雨的产生与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汽与能量;3) 在暴雨开始前期,高原低涡东侧和东南侧低层700 hPa存在一正涡度平流区。这表明低层的正涡度得到发展,风场的辐合增强,上升运动得到发展,从而有利于强对流活动的产生,造成降水过程。这有可能是此次四川盆地暴雨过程产生的动力原因。从视水汽汇分析可知,在暴雨过程中,暴雨区中低层视水汽汇发展明显,而在暴雨后期暴雨区低层出现视水汽汇负值分布。这表明降水过程中所释放的潜热增加,加热大气,继而大气反过来作用于系统的维持与发展。这有可能是此次暴雨过程维持的能量原因。
关 键 词:高原低涡 暴雨 诊断分析
分 类 号:P4[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