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多重机制的岩石圈形变与汶川、芦山地震触发之间的关系:基于三维P波与S波速度结构近远、震联合反演的新认识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刘冠男; 王志;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会议文献: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24: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25: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深浅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会议名称: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17-10-15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

出版单位:中国和平音像电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15

语  种:中文

摘  要:<正>汶川Ms8.0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导致累计超过85000人死亡、37万余人受伤,对我国西南地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大范围地质环境破坏不仅触发了山体坍塌、泥石流等其它类型的地质灾害,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孕震区域的地震触发的概率。仅在之后的第5年,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以南90公里左右的芦山县发生了Ms7.0级地震。该地震与

关 键 词:地震触发 流体特征 龙门山造山带 固体潮  震源区  联合反演 波速度  岩石圈  

分 类 号:P315[地球物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