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研究    

Corneal endothelial damage and its repair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谢立信[1] 姚瞻[1] 黄钰森[1] 应良[1]

机构地区:[1]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266071

出  处:《中华眼科杂志》

年  份:2004

卷  号:40

期  号:2

起止页码:90-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JST、PUBMED、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特点及角膜水肿的临床分级标准。方法 对 10 5例 (10 5只眼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术后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水肿程度 ,并记录水肿消退时间 ;术前和术后 3个月分别使用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角膜上、中、下部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化。结果 角膜水肿程度为 0~ 4级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 4 6 %、14 9%、4 0 8%、6 7 0 %及 84 4 % ;1~ 3级者角膜水肿的消退时间分别为(2 1± 0 7)、(5 6± 1 9)、(2 1 8± 7 1)d。术后 3个月角膜上、中、下部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 0 0 6± 5 4 6 )、(1979± 5 4 5 )、(175 4± 5 4 3)个 /mm2 ;上部与下部、中部与下部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 0 2 5 ,0 0 30 ) ;上部与中部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92 1)。角膜上、中、下部内皮细胞密度的平均下降值分别为 (6 2 7± 4 96 )、(6 5 6± 4 92 )、(10 2 6± 5 0 9)个 /mm2 ;上部与下部、中部与下部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7,0 0 2 7) ;上部与中部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86 7)。结论 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分为 0~ 4级 ,可明确表示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为临床评估预后提?

关 键 词:超声乳化吸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损伤 修复  白内障 术后并发症  角膜水肿

分 类 号:R779.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