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旧石器时代东亚、西亚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 AND WEST ASIA IN PALEOLITHIC A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Eric Boёda[1] 侯雪梅[2]

机构地区:[1]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南特分校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院,南特92023 [2]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西系,西安710061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年  份:2004

卷  号:24

期  号:3

起止页码:255-2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对收藏标本的细致研究 ,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式 ,文章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古人类学研究者的工作业绩和历史局限 ,认为在中国发现的东亚早期人类的新证据为探讨人类起源的单极和多极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 ;东亚人的古老性是目前科研工作的关键问题 ,必须利用各种手段 ,对此予以尽可能准确的界定。与中国学者合作研究人字洞遗址、龙骨坡遗址和东谷坨遗址的结果说明中国的考古遗址具有多样性 ,各遗址的石器相互间差异性很大 ,与同一时期非洲的模式不同 ,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加有趣的材料来认识早期人类的方方面面 ,因此 ,应以最严谨的态度和最高的注意力对待中国的考古发现。此外 ,结合中国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和古气候学的研究资料 ,文章从宏观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旧石器时代阿舍利和勒瓦娄哇两个典型的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脉络 ,探讨了旧石器时代东亚和西亚之间的关系 ,对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发展模式及其与西亚乃至全球的关系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 ;着眼于研究早期工业技术的发现地、创新地及其传播地点等问题认为 ,中国同西欧一样 ,在地理环境和人类生存方面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技术的发展亲历了在本土发明、从境外引进和向外输出等不同阶段 ,它们不愧是穿越时空来追随技术变革的两大实验场。文章?

关 键 词:中国  东亚  早期人类  阿舍利  勒瓦娄哇  气候变化 迁徙

分 类 号:K871.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