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改变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细菌转位的关系的研究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 and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Cirrhotic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卫英[1] 张顺财[1] 周昭彦[2] 周康[3]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32 [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细菌室,上海200032 [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心实验室,上海200032

出  处:《中国临床医学》

年  份:2004

卷  号:11

期  号:2

起止页码:168-1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壁结构的变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的情况,并探讨其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分别取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获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近端空肠内容物做细菌培养。部分空肠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所有的肠道细菌转位(BT)均发生在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大鼠中,肝硬化大鼠的SIBO发生率为50%(10/20),BT的发生率为35%(7/20)。正常大鼠无一只出现SIBO。肝硬化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高于正常大鼠(P<0.01).在有SIBO的肝硬化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又高于其他的肝硬化大鼠,尤以发生BT的大鼠最高。病理检查发现发生BT的肝硬化大鼠空肠绒毛变短、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增多。结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是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肠内高内毒素浓度可能与肠黏膜结构改变有关。

关 键 词:肝硬化 大鼠  小肠壁结构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肠道细菌转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分 类 号:R575.2] R5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