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 EI收录)  

Molybdenite Re-Os Precise Dating for Molybdenite from Cu-Au-Mo Deposits in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Bel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毛景文[1] Holly STEIN[2] 杜安道[3] 周涛发[4] 梅燕雄[5] 李永峰[1] 藏文栓[1] 李进文[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AIRIE Program,Department of Earth Resources,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Fort Collins,CO 80523-1482 US [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4]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5]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  处:《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编号G1999043216;G199904321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K1.4-3-3);国土资源部专项研究计划(编号20010103)

年  份:2004

卷  号:78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1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长江中下游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Cu-Au-Fe-Mo矿成矿带。笔者等在5个夕卡岩-斑岩Cu-Au-Mo矿区采集了11件辉钼矿样品,在铜陵地区大团山层控夕卡岩Cu-Au-Mo矿体采集了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在对16件样品进行ICP-MS方法测定的同时,还利用NTIMS方法对其中9件样品进行了精测,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1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4.7±2.3~143.7±1.6Ma(2σ)。其中大团山铜矿区的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更为接近,分布范围为 138.0± 3.2~140.8±2.0 Ma,平均 139.3±2.6Ma,其等时线年龄为 139.1±2.7Ma,初始Os为0.7±8.1(MSWD=0.29)。这些结果清楚地反映出夕卡岩-斑岩Cu-Au-Fe-Mo矿床与层控夕卡岩Cu-Au-Mo矿床为同一时代形成,属于同一成矿系统。作为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组成部分,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钼金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圈构造体制大转换之地球动力学事件相耦合,为中生代第二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关 键 词:Re-Os年龄测定  铜矿 金矿 长江中下游地区  

分 类 号:P618.41] P597[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