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论证——血清和肝组织HBV抗原、HBVDNA以及病理变化与证型关系的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CM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and HBV Antigen,HBV DNA in Serum and Liver Tissue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克洲[1] 章明太[1] 陈智[1] 蔡培仁[2] 何文南[3] 丁列明[1] 阎辉[1] 金建华[1] 余乾炎[1] 张秀芝[1] 冯兰生[4] 张金龙[3] 陈明华[1]

机构地区:[1]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杭州310003 [2]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中医科 [3]浙江省武警部队总医院传染病科 [4]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传染病科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基  金:浙江省卫生厅中医局基金

年  份:1992

卷  号:12

期  号:1

起止页码:11-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1992、CAB、CAS、CSCD、CSCD2011_2012、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对131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了论证,发现肝郁脾虚型临床符合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者占94.6%,肝组织病理呈CPH改变者为69.2%;血清HBeAg和(或)HBVDNA阳性占61.5%,肝组织HBsAg阳性率为69.2%,其中呈弥漫型者占44.4%,HBVDNA阳性率为33.3%。肝肾阴虚型临床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者占75.5%,肝脏病理呈CAH改变者占88.5%;血清HBeAg和(或)HBVDNA和肝组织HBsAg阳性率均为80.8%,后者弥漫型占阳性病例85.7%,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肝内HBcAg阳性率为34.6%,其中浆型占阳性者55.6%,HBVDNA阳性率63.2%,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气滞血瘀型临床属CAH伴早期肝硬化者占75.0%,病变较重,HBV复制程度与肝郁脾虚型相近。

关 键 词:乙型肝炎  辨证分型 乙肝病毒 抗原  

分 类 号:R259.126.2[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