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浙江江山藕塘底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Mixing Sediments of Siliciclastics and Carbonate of Outangdi Formation in Jiangshan,Zhe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福生[1]

机构地区:[1]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江西省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基金资助项目;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年  份:2004

卷  号:22

期  号:1

起止页码:136-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GEOREFPREVIEWDATABASE、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浙江江山藕塘底组是晚石炭世威宁期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 ,包括两种组分在同一岩层内相互混杂形成混积岩和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互层形成混积层系。藕塘底组是海陆交互环境的沉积产物 ,剖面结构具有下细上粗的岸进序列。混积岩形成于滨岸浅滩环境 ,由沿岸流和回流将河口或滨岸海滩的石英砂带到滨岸浅滩和潮坪相碳酸盐沉积区混杂而成。具两种混积层系类型 ,即浅海滨岸环境中砂岩与碳酸盐岩互层、河流相碎屑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互层。研究表明 ,混合沉积成因属“相混合” ,主要受区域构造隆升、全球海平面上升和盆地水介质条件特性控制。区域海平面周期性变化和岸进序列可能是华夏古陆强烈隆起的结果。作者还讨论了混合沉积的分类和命名 ,将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层相互交替构成的互层和夹层组合称为“混积层系” ,并建议将“混积岩”一词用来表征两种组分相互混杂这种特殊沉积事件 。

关 键 词:混合沉积  混积岩 混积层系  石炭系 沉积环境 构造隆升

分 类 号:P588.2] P512.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