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关于“文本分析”与“社会批评”(笔谈)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洪子诚[1] 耿占春[2] 敬文东[3] 姜涛[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2]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3]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4

卷  号:37

期  号:2

起止页码: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4_2005、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263939)、RWSKHX、核心刊

摘  要: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总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从文学与政治的“一体化”,到文学与政治、甚至社会的“疏离”,再到文学与社会的“亲密”,其间自然携带着沉重而丰富的历史内容,同时也敞开着通向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在反思文学与社会“疏离”的文学观时,“直接、急迫是否一定是最应选择的态度”?“强调”本身是否蕴含着“遗漏”,并再次导向二元对立的思维逻辑?社会批评为什么不能代替文本分析,以及文本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何在?基础伦理学是否可以构成文学批评的惟一伦理学?在沟通文学的内部和外部方面,缺少的仅仅是某些“方法”,还是一种“围绕着自身特殊历史、特殊问题展开的处境感”,一种历史建构力?本期我们约请了几位学者,对上述及更多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关 键 词:文学 社会学 文本分析 社会批评

分 类 号:I06] I206.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