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陷落柱突水模式及理论判据  ( EI收录)  

WATER INRUSH PATTERNS AND THEORETIC CRITERIA OF KARSTIC COLLAPSE COLUM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尚先[1] 王尚旭[1] 武强[2]

机构地区:[1]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系,北京100083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3033204)

年  份:2004

卷  号:23

期  号:6

起止页码:964-9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收录号:200429827150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不论岩体结构如何,地下水总是寻找采掘小区域内的构造软弱带,突破其中的关键部位(层),而形成突水。大量防治水实践和理论证实,突水通道一般呈横截面积有限、形状各异、类似陷落柱的柱体管道,因此,可以将煤矿突水‘柱体突水通道’设想为力学中的‘厚壁筒’,其顶底板突水类似‘筒盖’破坏失稳,煤柱侧壁突水则与‘筒壁’破坏失稳相似,而突水通道中的地下水压力和围岩地应力即为厚壁筒的内外压力;以‘柱体突水通道’和‘厚壁筒’的完全吻合为基础,将突水通道概化为‘柱体突水通道’统一模式,并建立其‘厚壁筒’力学模型。在利用模型进行突水条件分析时,应用结构分析的剪切破坏理论方法,并对其中的力学条件和推导过程作了适当简化,由地下水压力突破构造软弱带内关键层时的极限平衡状态,得到了简单实用的突水理论判据,可以有效预测突水部位及突水与否,指导防治水工作。范各庄2171综采工作面特大突水模型的建立及突水理论判别的实际计算表明,‘柱体突水通道’突水模式概化准确,‘厚壁筒’力学模型切实可行,突水理论判据正确,且切合实际。

关 键 词:陷落柱 突水模式  采矿工程 柱体突水通道  厚壁筒模型  地下水

分 类 号:P642.2] TD74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