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基因棉花的获得及其对黄萎病的抗性    

Transgenic Cotton Plants of Chitinase and Glucanase Gen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of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家和[1] 张献龙[1] 罗晓丽[2] 聂以春[1] 田颖川[3] 陈正华[4]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城044000 [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4]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Acta Genetica Sinica》

基  金:国家"8 6 3"(编号 :2 0 0 2AA2 1 1 0 31 );国家"94 8"(编号 :2 0 1 0 1 2 )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编号 :2 0 0 0J0 95);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 (编号 :2 0 0 0 1 0 4 2 )项目资助~~

年  份:2004

卷  号:31

期  号:2

起止页码:183-1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BSCO、EMBASE、IC、JST、PUBMED、SCI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根癌杆菌介导法 ,将维管束特异启动子 (竹节花黄斑病毒启动子CoYMV)启动的几丁质酶和CaMV3 5S启动的 β 1,3 葡聚糖酶嵌合双价基因 ,导入陆地棉品种冀合 3 2 1和中棉所 3 5。利用卡那霉素涂抹法对转基因株的卡那霉素抗性进行初步鉴定 ,再经PCR和Southern杂交确证 ,结果显示双价抗病基因分别以 1~ 2个拷贝整合到棉花基因组内。对转基因株系T3 幼苗进行无底塑钵菌液浇根法鉴定和大田病圃鉴定 ,结果显示 :7个转化株系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或耐黄萎病性 ,苗期鉴定结果和大田病圃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其中D9910、D9915和D9919等 3个转基因纯合系的大田病情指数分别为 6 5、9 4和 9 5,均达到高抗水平。对以上 3个高抗黄萎病的纯合系进行遗传分析 ,结果显示这 3个抗病纯合系的卡那霉素抗性符合一对显性基因分离规律 ,结合分子杂交验证结果 ,可以认为这3个转基因株均含有一个拷贝的双抗病基因。

关 键 词:棉花 黄萎病 维管束特异启动子  丁质酶  Β-1,3-葡聚糖酶 根癌杆菌  

分 类 号:S435.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