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度的历史分析    

Behind the Form: A Historical Analysis on the Quannong System of the Song Dynas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包伟民[1] 吴铮强[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历史系,浙江杭州310028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04

卷  号:34

期  号:1

起止页码:38-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A、CSA-PROQEUST、CSSCI、CSSCI2004_2005、IC、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宋代劝农之制起源颇早 ,其内容一是君王亲耕藉田 ,为天下率 ;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传递君王重视农事的信息 ,以达到劝勉诱导的目的。秦汉以后 ,随着帝制国家职能的不断理性化 ,劝农典礼日渐被纳入日常行政的范畴。至北宋 ,地方州县长官均以劝农使入衔 ,从此成为定制。每年春季二月出郊 ,作劝农文以劝诱农功 ,也成了地方长官的经常性职责。至宋代定型的劝农制度是中国传统“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的政治文化在生产领域的一个典型表现 ,它对当时民众的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

关 键 词:政治文化 宋代 劝农制度  农业技术

分 类 号:K244[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