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文革后”到“新时期”——论日本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命名方式
From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to "the New Era" :On the Naming Styl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Japan's Academ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基 金: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日本汉学家对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的译介与阐释>(项目编号17YJC751033);2017年度浦江人才计划(C)类<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日本的译介>(项目编号17PJC001)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8
期 号:3
起止页码:51-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_E2017_2018、NSSD、RWSKHX、核心刊
摘 要:文革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内被命名为大一统的"新时期文学"。但在脱离国内政治语义场的日本中国学界,文革后的当代文学有"文革后文学"、"新写实主义文学"和"新时期文学"三种指称方式。笔者考证发现,"文革后文学"主要在80年代中前期普遍使用,代表了学者们在无法判断中国文坛走向的情况下对中国文学的中立性称谓。"新写实主义文学"出现于80年代初期,使用该命名的学者主要受到来自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的影响。"新时期文学"直到80年代中期开始才逐渐为日本学者接纳。在日本学界的研究语境中,"新时期"并非国内认为的预设性指称,而是日本学者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10年左右的观察后承认其文学价值的表现。
关 键 词:当代文学 文革后文学 新写实主义 新时期文学
分 类 号:I206.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