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密度耦合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研究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Density Coupling and Its Optimization in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代希茜[1] 詹和明[1] 崔兴洪[2] 赵银月[1] 单丹丹[1] 张亮[1] 王铁军[1]

Dai Xixi;Zhan Heming;Cui Xinghong;Zhao Yinyue;Shan DANDan;Zhang Liang;Wang Tiejun(Institute of Food Crops,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650205,Yunnan,China;Huiz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Qujing 654200,Yunnan,China)

机构地区:[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2]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曲靖654200

出  处:《作物杂志》

基  金: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CARS-04-CES29)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2

起止页码:128-1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云南省大豆的种植主要以与玉米间作为主,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前提,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找到最佳种植密度组合。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分别在云南嵩明县(A)、会泽县(B)和鲁甸县(C)等3个点进行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二元二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密度对间作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影响显著,均呈凸抛物线型变化,在低密度水平下,群体产量和经济产值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模型解析表明,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4 110株/hm^2+147 013株/hm^2(A)、63 068株/hm^2+147 116株/hm^2(B)、64 059株/hm^2+145 077株/hm^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群体产量。玉米+大豆密度组合分别为62 909株/hm^2+149 852株/hm^2(A)、61 499株/hm^2+151 807株/hm^2(B)、62 762株/hm^2+147 108株/hm^2(C)时,各试验点可分别达到最高产值。经模拟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产量≥12 270kg/hm^2、经济产值≥24 000元/hm^2的最佳密度组合分别为玉米59 251~66 437株/hm^2、大豆140 075~161 495株/hm^2(A),玉米58 927~65 366株/hm^2、大豆144 159~169 203株/hm^2(B),玉米58 821~66 703株/hm^2、大豆139 315~154 886株/hm^2(C)。合理的密度搭配能有效提高群体产量,获得较高经济产值。

关 键 词:玉米 大豆 间作 种植密度耦合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分 类 号:S513] S56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