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Effects of Drought Stress on Germination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Quinoa See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温日宇[1] 刘建霞[2] 张珍华[2] 郭耀东[1] 代旭瑶[2] 姜庆国[1] 樊丽生[1]

Wen Riyu;Liu Jianxia;Zhang Zhenhua;Guo Yaodong;Dai Xuyao;Jiang Qingguo;Fan Lisheng(Maize Research Institut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zhou 034000,Shanxi,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Datong University,Datong 037009,Shanxi,China)

机构地区:[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2]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出  处:《作物杂志》

基  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221004-3;201603D221004-5);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创新项目(YCX2017D2101;YCX2018D2T04);大同市重点研发项目(2018042);大同大学大创项目(XDC2018233)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1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关 键 词:黑藜  白藜  红藜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分 类 号:S5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