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蚕豆油壶菌疱疱病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A PRELIMINARY STUDY OF BLISTER DISEASE OF BROAD-BEAN(OLPIDIUM VICIAE KUSANO)AND ITS CONTRO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
年 份:1984
卷 号:18
期 号:3
起止页码:165-1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JST、RCCSE、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蚕豆疱疱病是川西北高原春蚕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面积约6万亩。罹病茎、叶起疱,一般因病减产20%左右。病原为巢豆油壶菌(Olpidium viciae)。巢豆油壶菌及其所致病害发生于日本,我国尚属初次发现。该菌寄主范围广,易见的自然寄主为蚕豆、豌豆和歪头菜。在人工接种下,除可侵染大豆、菜豆、箭舌豌豆、兵豆等多种豆科作物外,也能侵染油菜、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黄瓜、南瓜、莴苣、菠菜、荞麦等作物。以病株残体内的休眠孢子囊在土内越冬,翌春萌发侵入寄主,在寄主细胞内形成游动孢子囊,通过出管释放单鞭毛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潜育期13~18天。游动孢子亦起配子作用,结合形成双鞭毛游动合子,以合子侵入。后期在寄主细胞内形成休眠孢子囊。本病的防治,除实行3年轮作制可有效减轻病害外,发病初期喷洒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三唑酮、代森锌、波尔多液等药剂均有显著防效。目前大面积推广甲基托布津防治,防效达70~80%,经济效益明显。另用长效内吸剂三唑类药剂处理种子,防效显著,但对出苗率有一定影响,其实用性还待研究。
关 键 词:葫豆 初步研究 油壶菌 自然寄主 蚕豆 佛豆 甲基托布津 取代苯类杀菌剂 药剂拌种 再侵染 再次侵染 主要病害 防治试验 病株率
分 类 号:S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