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桃蛀螟性诱剂配方筛选与田间引诱试验    

Formulation screening of sex pheromones and field trapping tests for the yellow peach moth,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Lepidoptera:Crambida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艳丽[1] 张民照[1] 马永强[2] 孙淑玲[1] 王金宝[3] 刘建玲[3] 秦岭[1]

机构地区:[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 [2]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193 [3]北京怀柔板栗种质资源站,北京101405

出  处:《植物保护学报》

基  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KZ201210020019);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40074);北京市教委学术创新团队建设(PHR201107135)

年  份:2014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187-1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B、CAS、CSCD、CSCD2013_2014、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进行监测和防治,通过制作不同配方性诱芯和开展田间诱捕试验,比较研究了桃蛀螟雌蛾性信息素组分反-10-十六碳烯醛((E)-10-hexadecenal,E-16∶Ald)、顺-10-十六碳烯醛((Z)-10-hexadecenal,Z-16∶Ald)和十六醛(hexadecanal,16∶Ald)在不同组合、配比和剂量水平下,共16种配方诱芯对栗园桃蛀螟雄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配方D400-1∶4(剂量为400.0μg/诱芯,(Z-16∶Ald)∶(E-16∶Ald)=1∶4)的平均累积诱蛾量最多,达33.3头/诱芯,与其它各配方诱芯的诱蛾量差异显著;16种配方诱芯对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栗园桃蛀螟种群发生动态的监测结果均表明8月22日为雄蛾发生高峰期,且以配方D400-1∶4的监测效果最为明显,表明该配方可用于栗园桃蛀螟的监测和防治。

关 键 词:桃蛀螟 性诱剂 配方筛选  田间试验 板栗园

分 类 号:S436.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