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IPCC法与LMDI指数分解模型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hina——Based on IPCC Method and LMDI Exponential Decomposition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邱怡慧[1] 王璞[1] 苏时鹏[1]

QIU Yi-hui;WANG Pu;SU Shi-pe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

出  处:《资源开发与市场》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机理研究:福建案例研究"(编号:71273051)

年  份:2019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625-6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普通刊

摘  要:基于灌溉、翻耕、农药、农用化肥、农膜、农用柴油等6大主要碳排放源,利用IPCC法、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法对2004—2016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的时序与空间演化进程进行测量,并运用LMDI指数分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出"低速上升—低速下降"的趋势,碳排放强度变化具有"双峰"特点;农地利用高碳排放区基本覆盖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而碳排放高强度区则大致与我国农地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程度高且人口众多的地区重叠。13年来,我国31个省(市、区)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的相对差异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绝对差异逐步减少,碳排放强度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均在2008年后保持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农业效率、农业结构与农业劳动力对农地利用碳排放起抑制作用,农业经济是促使农地利用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农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IPCC法  

分 类 号:F321.1] X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