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三棱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i-thrombosis an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of Sparganii Rhizoma Based on Integrated Pharmacological Platfor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U Nan;WANG Liang;SUN Rong;HUANG Xin;ZHANG Cheng-bo;SHI Hai-yan(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China;Postdoctoral Mobile S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Institute of Advanced Medic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Shandong Provincial Qianfoshan Hospital,Ji'nan 250014,China)
机构地区:[1]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济南250355 [3]山东大学高等医学研究院,济南250012 [4]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
基 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16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HL117);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CXGC1308);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ts201511107)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5
起止页码:192-2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三棱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的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和疾病靶标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和分析功能,检索三棱所含的化学成分信息,构建三棱作用的潜在靶标和疾病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然后富集计算核心靶标,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再进一步构建"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多维关系网络。结果:对三棱预测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酚酸等成分,如山柰酚、三棱酸等;抗血栓形成涉及202个核心靶标,包括蛋白激酶Cδ(PRKCD),葡萄糖激酶(GCK),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催化亚基等;涉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抗血小板聚集涉及136个核心靶标,包括PRKCD,细胞色素C氧化酶蛋白7C(COX7C),GCK等;涉及帕金森病、循环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三棱主要通过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活性达到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以及血小板线粒体功能介导血小板的凋亡,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效作用。
关 键 词:三棱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 整合药理学 作用机制 关键通路 核心靶标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