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与建议    

Mode of classified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wastes and sugges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亚娟[1,2] 赵敏娟[1] 夏显力[1] 姚柳杨[3]

JIA Yajuan;ZHAO Minjuan;XIA Xianli;YAO Liuya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710100,China;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凌712100 [2]西安财经大学管理学院,西安710100 [3]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安710119

出  处:《资源科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5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S1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297);陕西省社科联项目(2018Z003)

年  份:2019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338-3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陕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地区的调查,从供给主体视角出发,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比较4个试点村的基本情况、分类处理实践模式及供给主体,进一步综合评价各试点村的生活垃圾末端分类程度、资源化利用率、年单位成本资源化利用量、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理效果。分析发现:资金投入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之一,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农村来说,并不能简单复制,而是要借鉴试点村的实践模式,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因此,要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要鼓励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农村社区及农户多主体参与合作供给,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而且要加强宣传与奖惩力度,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关 键 词:农村 生活垃圾 分类处理  资源化利用 实践模式  发展建议  供给主体  

分 类 号:X79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