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MCR模型的大别山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异质性及优化    

Analysis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MCR model and ecological pattern optimization in the Yuexi county of the Dabie Mountain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木易[1] 岳文泽[2] 冯少茹[1] 蔡接接[1]

HUANG Mu-yi;YUE Wen-ze;FENG Shao-ru;CAI Jie-jie(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2]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杭州310058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124);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18ZD04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6D23);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项目(201806a02020046)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771-7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CSSCI、CSSCI2019_2020、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大别山核心区精准扶贫对象岳西县为研究单元,选择10个生态阻力因子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构建生态阻力面,应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重力模型对生态安全进行诊断和潜在生态廊道识别提取。研究表明:(1)岳西县生态安全较高及高等级区域占县域总面积37.79%,而较低及低等级区域占51.89%,整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特征,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2)ESDA分析显示,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全局Moran's I指数为0.6374,LISA图显示岳西县生态安全等级主要以高高(HH)、低低(LL)两种聚集类型为主,在空间上呈明显的片状集聚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生境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及大型风景区斑块为生态源,生成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源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路径,提取潜在生态廊道90条,生态节点103个,利用重力模型识别出21条重要潜在生态廊道,其中,一级和二级潜在生态廊道分别为13条和8条。(3)结合岳西县旅游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环三带"生态网络框架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对策,该模式可作为岳西县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补充。

关 键 词:生态安全 空间异质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廊道 大别山区岳西县  

分 类 号:X1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