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淮海平原地区深松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夏玉米节水增产的影响    

Effects of Subsoiling and Irrigation Frequency on Water Saving and Yield Increasing of Winter Wheat and Summer Maize in the Huang-Huai-Hai Pl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强小嫚[1] 张凯[1] 米兆荣[2] 刘战东[1] 王万宁[1] 孙景生[1]

QIANG XiaoMan;ZHANG Kai;MI ZhaoRong;LIU ZhANDong;WANG WanNing;SUN JingSheng(Farmland Irrigati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Crop Water Use and Regul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Xinxiang 453002,Henan;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Henan)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 [2]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园艺系,河南新乡453003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201503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0368);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FIRI 2016-08)

年  份:2019

卷  号:52

期  号:3

起止页码:491-5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CD、CSCD2019_2020、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研究黄淮海平原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不同深松时机交互不同灌水次数对作物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为优化黄淮海地区土壤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次数相结合的方法,设置秋深松+冬小麦2水(QS-2)、秋深松+冬小麦3水(QS-3)、夏深松+冬小麦2水(XS-2)、夏深松+冬小麦3水(XS-3)、对照(CK)共5个处理,研究深松与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质、植株生长发育、产量、总产出值及水分生产效率等的影响。【结果】深松和灌水次数对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储水量、总产出值、水分生产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QS-2、XS-2、XS-3处理均显著降低深松后第1年土壤耕层(0—40 cm)及深松后第2年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深松各处理均显著降低第1年土壤紧实度,对第2年土壤紧实度影响效果不明显;秋深松后第2年QS-2处理的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平均土壤储水量较CK显著增加18.14%,QS-3处理次之,夏深松后第2年XS-2、XS-3处理分别较CK显著提高24.7%、25.6%;秋深松能显著提高当季冬小麦生长发育,QS-2、QS-3处理地上生物量分别较CK增加了19.29%、27.06%,第2年QS-2和QS-3处理地上生物量较CK均有所提高,差异不显著,秋深松对第2年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效果减弱,夏深松第2年XS-2和XS-3处理的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夏深松能显著促进后茬冬小麦生长发育;QS-2处理对2年冬小麦-夏玉米总产出值和水分生产效率均显著提高,第1年总产出值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较CK提高27.21%、23.51%,第2年分别提高19.54%、18.84%,夏深松显著提高第2年冬小麦-夏玉米总产出值及水分生产效率,XS-2处理分别提高18.50%、17.65%,XS-3处理分别提高19.57%、15.35%。【结论】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连作采用冬小麦播前秋深松耕作方式,冬小麦全生

关 键 词:深松 灌水次数 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节水增产效应  冬小麦 夏玉米

分 类 号:S513] S51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