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HIS临床医案的藏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中风后遗症)用药规律研究    

Study on regularity of Tibeta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gZav-Grib disease (apoplexy sequelae) based on HIS clinical medical recor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贡保东知[1] 文成当智[1] 扎西罗布[2] 曾商禹[1] 切尼项毛[1] 宋鑫晨[1] 尼玛次仁[3] 张艺[4]

GONGBAO Dong-zhi;WENCHENG Dang-zhi;ZHAXI Luo-bu;ZENG Shang-yu;QIENI Xiang-mao;SONG Xin-chen;NIMA Ci-ren;ZHANG Yi(Ethnic Medicine School,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1137,China;Department of Brain Disease,Tibetan Hospital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Lhasa850000,China;Tibet University of Tibetan Medical,Lhasa850000,China;Research Center for Academic Inheritance andInnovation of Ethnic Medicine,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1137,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 [2]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脑病科,西藏拉萨850000 [3]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拉萨850000 [4]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术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7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3900)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15

起止页码:3135-314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研究藏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中风后遗症)用药规律及特点,选取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和那曲市藏医院的萨滞布病患者HIS医疗信息,运用SPSS Modeler和Gephi等数据挖掘和可视化软件研究藏族医治疗萨滞布病的临床真实用药规律。最终纳入479例萨滞布病患者病案,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平均住院日为32 d;总共含82首藏族医治疗萨滞布方剂,其中频次靠前的有二十味沉香丸(338次)、如意珍宝丸(322次)、七十味珍珠丸(315次)等。根据藏族医三因的蓄、发、息规律,发现选择清晨(6:00—8:00)、早上(8:00—10:00)、中午(12:00—14:00)、晚上(18:00—20:00)等4个时段进行用药治疗,其中清晨用七十味珍珠丸,早上用如意珍宝丸,中午用十八味杜鹃丸,晚上用二十味沉香丸是常用时序组合。从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置信度70%时,有18种方剂组合,其中置信度高于80%的有2个组合,其方剂药性主要以干、软、稀、凉、钝、寒、稳等为主。萨滞布病可分为隆滞布型和查滞布型,其中隆滞布型用药以七十味珍珠丸为核心方,而查滞布型用药以如意珍宝丸为核心方;藏族医治疗萨滞布病以'隆血并治,白脉与黑脉兼顾'为治疗思路,以行气、清血热、干坏血为主治功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HIS临床医案的数据挖掘不仅能发现藏族医治疗萨滞布病治疗用药规律,而且可以为优化藏族医治疗萨滞布病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藏族医  萨滞布病  数据挖掘  HIS 用药规律

分 类 号:R29] TP311.13[中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