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槐花抑制AGEs形成的活性组分筛选    

Screening for active components of Sophorae Flos on inhibiting AGEs formation based on non-enzymatic glycation rea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楠[1,2] 王富静[1,2] 封亮[2] 贾晓斌[2]

JIANG Nan;WANG Fu-jing;FENG Liang;JIA Xiao-bin(School of Pharmacy,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12,China;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98,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2]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制药系,江苏南京211198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双一流高峰创新团队项目(CPU2018GF07,CPU2018GY11);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601023C);中国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16M601864);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6900);2017年高层次卫生人才“六个一工程”(LGY2017085)

年  份:2019

卷  号:44

期  号:14

起止页码:3100-31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糖毒引起的血热是消渴病诸多并发症产生的病理基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糖毒因子,可引起血热。中药槐花具有清热凉血功效。该实验主要通过构建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与槐花孵育前后的色谱反应体系(BSA/MGO reaction system),筛选出槐花抑制AGEs的活性组分。建立HPLC分析方法,发现反应后有8个色谱峰发生变化,推测槐花中的活性组分与MGO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且活性组分可能为黄酮类组分芦丁。进一步考察不同比例的芦丁与MGO反应6 d后(1∶1,1∶3,3∶1)对AGEs生成的反应规律,结果显示以1∶3比例反应时抑制AGEs生成活性最明显,且24 h内抑制作用最大,3 d后趋于稳定。采用LC-ESI-MS/MS对芦丁与MGO反应的生成物进行鉴定,表明新生成的7个物质分别为芦丁与MGO反应后的单/双加成产物。该研究表明,芦丁是槐花清热凉血功效的活性组分,其作用在于形成新的物质抑制糖毒产物的生成,这为合理应用槐花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槐花 活性组分 非酶糖基化反应  

分 类 号:R284[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