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瓜蒌阿司匹林配伍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机制研究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nti-thrombotic mechanism of Trichosanthis Fructus combined with aspiri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邹纯才[1] 鄢海燕[1] 王莉丽[1] 卞莹莹[1]

ZOU Chun-cai;YAN Hai-yan;WANG Li-li;BIAN Ying-ying(Pharmacy Schoo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2,China)

机构地区:[1]皖南医学院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KJ2016SD6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68159;201810368008)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8

起止页码:1654-16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9_2020、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及大鼠动静脉旁路模型验证方法,对瓜蒌阿司匹林配伍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运用TCMSP,DRAR-CPI,Uniprot,DAVID数据库进行蛋白靶点预测及生物途径和信号通路分析,预测瓜蒌阿司匹林配伍的作用机制。考察瓜蒌微丸、阿司匹林微丸及瓜蒌微丸阿司匹林微丸配伍预处理对大鼠血栓模型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 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的影响。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及瓜蒌中hydroxygenkwanin,quercetin,adenosine等12个成分通过SRC,RAC1,MAPK14,MAPK1,AKT1等9个共同的蛋白靶点、VEGF signaling pathway等14条共同信号通路协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瓜蒌微丸阿司匹林微丸配伍预处理可通过激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slia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结果,阐释了瓜蒌微丸阿司匹林微丸配伍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机制。

关 键 词:瓜蒌 阿司匹林 网络药理学 血小板聚集 血栓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