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neurotransmitte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洁[1] 朴翔宇[1] 吴悦[2]

Zhao Jie;Piao Xiangyu;Wu Yue(The First Department of Neurology,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n University,Dalian 116001,China;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n University,Dalian 116001,China)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一科,116001 [2]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116001

出  处:《中国医药》

基  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指导计划(20170520003)~~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4

起止页码:553-5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静脉滴注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 2±1. 0)分比(9. 2±1. 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 8%(45/48)比78. 7%(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1),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有助于缓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等因素有关。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阿替普酶 炎性因子 神经递质

分 类 号:R7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