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滕州矿区滨湖煤矿16煤开采突水特征分析及防治途径    

Water Burst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Control Ways during Coal No.16 Winning in Binhu Coalmine, Tengzhou Mining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会永[1,2,3] 武强[1] Liliana Lefticariu[4] 魏久传[2,3] 谢道雷[2] 张伟杰[2] 孙家利[5]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90 [3]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266590 [4]南伊利诺伊大学地质系,伊利诺伊卡本代尔62901 [5]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滨湖煤矿,山东枣庄277519

出  处:《中国煤炭地质》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2CB723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372290;4140225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ZR2013EEQ019);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开放基金资助(MDPC2012KF13);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2KYTD101)

年  份:2015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45-49 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根据滨湖煤矿16煤开采以来发生的突水案例,总结分析了突水类型、规律及其原因,提出了不同水害的防治技术途径。研究表明:16煤开采以来发生的6次突水,包括1次掘进突水和5次工作面开采突水。突水水源为:顶板十下灰水、上部采空区积水、底板薄层灰岩水和基底奥灰水;突水通道主要为采动裂隙,构造裂隙及潜在的陷落柱。对6次突水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不同水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技术途径,主要为:疏干十下灰,探放12下煤采空区积水,疏降十四灰以及探防陷落柱突水,疏降奥灰水压并结合改革采煤方法、人工强制放顶、留设断层煤柱、注浆加固断层裂隙密集区以及完善排水系统等方法。

关 键 词:16煤开采  工作面突水 突水类型  突水水源 突水通道 防治技术  

分 类 号:TD74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