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陵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3023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研究方向项目(KZCX2-411);2002年度教育部全国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0022096);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0501-104);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0-6)
年 份:2003
卷 号:23
期 号:11
起止页码:2031-20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IOSISPREVIEWS、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JST、RCCSE、WOS、ZGKJHX、普通刊
摘 要:本文对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的增长进程(即灌浆进程)呈"S"型变化趋势,目前通常用Logistic生长方程、Richards生长方程和三次多项式方程对该"S"型曲线进行模拟。这些方程中的参数,如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粒重等均表征着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其中灌浆速率主要由遗传控制,灌浆持续期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从现有文献看,灌浆速率是决定籽粒重量的关键性参数,而灌浆持续期与籽粒重量间的相互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小麦开花时有相当数量的贮藏性物质以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形式贮藏在叶片、茎鞘和茎秆中,在籽粒灌浆期间分解并向籽粒转移,对籽粒重量的贡献率达1/3以上,描述物质转移的指标包括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等,小麦遗传特性、养分供应水平和气候条件均影响小麦灌浆期间的物质转移,如杂种小麦的干物质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明显高于亲本,适量增施氮肥能够促进开花后营养器官贮存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运转,提高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灌浆期间受到干旱胁迫时,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明显增加;环境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氮素)状况对小麦灌浆过程及相关参数有显著影响。过去虽?
关 键 词:小麦 灌浆特性 物质转移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Q945.6[植物生产类] S5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