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深大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 ( EI收录)
Study of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aphragm wall induced by deep large excavation in soft soil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U Chang-jiang;SUN Zhao-hua;LAI Yun-jin;BAO Hua(College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9, China;Key Laboratory of Geotechnical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机构地区:[1]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2]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基 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面上项目(No.17KJD56000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BK20180954)~~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S2
起止页码:245-2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结合前人对上海地区地下连续墙基坑实测分析的成果,以上海软土地区两个典型类似的深大基坑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基坑采用顺作法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基坑的变形性状以及对坑外建筑的影响,尤其是基坑浅层软土层厚度和开挖面积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墙侧向变形均呈'鼓肚子'抛物线形状。基坑变形主要产生在基坑开挖阶段,换撑产生的二次变形仅为开挖阶段的10%左右。挖深范围内的软土层厚度对地墙侧移影响较大;(2)软土地层的厚度不仅影响坑外地表沉降最大值与位置,而且对沉降发展速率及稳定时间均有较大影响,但基本不改变沉降凹槽型的分布形态;(3)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墙顶与坑内立柱均处于向上隆起状态,隆起量以'碟状'的形态从坑边至坑中不断增大,中间区域的相邻立柱隆起差异量不大,靠近基坑边的相邻立柱隆起差异量大,其差异界限在距离坑边约(1.0~1.5)H_e(H_e为开挖深度)处,软土地层厚度、基坑开挖面积大小对立柱隆沉的量值有较大影响;(4)基础形式与埋深、离基坑的距离对基坑开挖而引起坑外建筑沉降的影响程度尤为明显。
关 键 词:深开挖 两墙合一 地下连续墙 变形性状 现场实测
分 类 号:TU4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