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研究进展与思考  ( EI收录)  

ADVANCE AND REVIEW ON FREEZING-THAWING DAMAGE OF FRACTURED ROC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泉声[1,2] 黄诗冰[1] 康永水[1] 崔先泽[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1 [2]武汉大学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6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302237)

年  份:2015

卷  号:34

期  号:3

起止页码:452-47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1100627577)、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裂隙岩体具有不同于土体的结构和强度特征,现有冻土理论不能解决低温岩体裂隙冻胀开裂、扩展演化问题,冻融过程中水分迁移机制、冻胀力的量值与萌生消散机制以及裂隙冻融扩展演化机制等是研究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的关键问题。对裂隙岩体中的水分迁移机制研究应立足于微观尺度,从分凝冰理论入手,关注于未冻水膜的迁移机制。低温裂隙岩体冻融损伤程度受到裂隙中冻胀力大小控制,而冻胀力大小和裂隙冻融扩展机制与裂隙的空间位置形态、未冻水含量、冻结温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几十年来,对岩体冻融裂隙扩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模型探究、室内裂隙岩体冻融试验和现场监测分析3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关于冻岩的研究还远未成熟,要深入揭示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演化机制,还应借助于室内试验从裂隙岩体冻融水分迁移机制入手,以探究冻胀力量值的求解方法为初步目标,进而结合岩体裂隙扩展准则研究冻胀力对岩体裂隙网络发展的影响。

关 键 词: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水分迁移 冻胀力 冻融扩展  

分 类 号:TU4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