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的生态化建设——以阿坝州为例
Eco-construction in tourism-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E Xing(Institute for Studies of Ethnic Groups in Southwest China,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School of Management,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China)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2]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路径研究"(15AMZ010);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藏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CR1724);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CWEER20170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度课题"四川民族地区‘旅游+第一产业’融合发展研究"(LYC17-39);四川省统计局"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效应专项研究报告--以阿坝州为调查对象"(2018GZL29)阶段成果
年 份:2019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73-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SCI、CSSCI2019_2020、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乡村振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对民族村寨的振兴需要城乡、产业、文化、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以阿坝州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社区参与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查当地旅游与扶贫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旅游、扶贫、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促进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影响机理。旅游发展与环境有紧密的共生性,当地的旅游生态化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始终以及民族社区居民要积极的参与。提出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建立当地居民旅游资源入股企业的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融合传统农牧业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寻求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才是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营模式创新。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社区参与 时间序列模型 旅游生态化
分 类 号:F592.7[旅游管理类] F3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