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逵夫[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

年  份:2003

期  号:1

起止页码:71-7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3、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233903)、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汉赋的典型体式是散体赋 ,而散体赋中最能反映汉赋的特色与时代精神的 ,是写京殿、田猎的骋辞大赋。尤其《昭明文选》归入“京都”一类的长篇巨制 ,表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礼俗的风貌 ,反映了大汉帝国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可以说是汉帝国政治中心不同时期的历史画面 ,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剪影集。汉代京都赋有两种体制 :一种是由两篇作品组成 ,两篇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 ,分则为二 ,合则为一 ,这以班固的《两都赋》为代表 ;—种则独立成篇 ,这以傅毅的《洛都赋》为代表。本文主要探索前一种体制形成的过程及这种体制对以后的影响 ,但也涉及到《洛都赋》等单篇作品。

关 键 词:《两都赋》 创作背景  体制  京都赋 班固 傅毅  《洛都赋》  创作心态 特色  《二京赋》

分 类 号:I207.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