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几个问题    

On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正林[1]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河北保定071002

出  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02BZS042)

年  份:2003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50-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03、NSSD、RCCSE、RWSKHX、SKJJZZ、普通刊

摘  要: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一是扫除文盲,二是提高民众的政治水平、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由于传统的文化背景、民众对识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在社教中强化政治教育而弱化识字教育以及边区的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使扫盲的实际效果与扫盲理想相差甚远。边区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比较彻底的社会动员,后者显得更重要、更突出。民众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共在乡村政权的认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实现了在边区乡村权力主角的转换,并通过社会教育控制了全部乡村社会资源。

关 键 词:陕甘宁边区  社会教育 乡村政权

分 类 号:K25[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