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CT扫描的三维数字岩心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及应用——以莫北油田116井区三工河组为例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of Pore Structure by 3D Digital Core Based on CT Scan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An Example from Sangonghe Formation of 116 Well Field in Mobei Oil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屈乐[1,2] 孙卫[1] 杜环虹[2] 张创[1,3] 姜黎明[2] 魏虎[3]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2]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陕西西安710077 [3]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5

出  处:《现代地质》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2007BAB17B00);CNPC"十二五"测井前沿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1A-3902)

年  份:2014

卷  号:28

期  号:1

起止页码:190-1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1、CAS、CSCD、CSCD2013_2014、GEOREFPREVIEWDATABASE、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真实、精确、直观地表征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对不同岩性的岩心样品进行CT扫描成像并构建三维数字岩心,应用最大球算法提取数字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最终实现岩心孔隙结构特征的三维显示和定量表征。该方法在莫北油田116井区三工河组储层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表明:该区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和少量晶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半径33.11μm,平均喉道半径1.47μm,喉道细小是造成研究区储层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与核磁共振Coates模型渗透率计算结果相比,数字岩心技术对于渗透率的计算更加精确;数字岩心孔隙结构表征结果与常规压汞资料对比,一致性较好,该技术还可定量识别孔隙和喉道,并具有形象直观、样品无损等特点,对于岩石孔隙结构的表征具有更大的优势。

关 键 词:CT扫描 数字岩心 孔隙网络模型 最大球算法  孔隙结构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