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涛[1] 周新民[1] 陈培荣[1] 李惠民[2] 周红英[2] 王志成[1] 沈渭洲[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2]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出  处:《中国科学(D辑)》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07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32010)共同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33

期  号:12

起止页码:1209-1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CD、CSCD2011_2012、核心刊

摘  要:南岭东段中生代强过铝花岗岩以含白云母士富铝黑云母±电气石±石榴石等高铝矿物、不含堇青石为显著特征.它们中的代表性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228~225 Ma和159~156Ma两个时段,分别属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具有低ε_(Nd)(t)值(-10.6~11.1),高 A/CNK,Rb/Sr比值和t_(DM)值(1887~1817 Ma),以及明显的稀土元素(REE)四分组效应(TE_(1.3)=1.13~1.34)等特点.结合邻区相关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学与年代学资料,说明南岭东段印支期强过铝花岗岩形成于印支主碰撞运动(258~243 Ma,发生在中南半岛)之后约20Ma的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而燕山早期的则形成于由古太平洋构造域制约的弧后伸展环境;两个时期强过铝花岗岩形成的间歇期J_1,是华南从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过渡时期;两个时期强过铝花岗岩具有类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因为它们都是当时被加厚的南岭地壳(约≤50 km)在减薄、降压、导水条件下,由早元古代沉积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结晶形成.

关 键 词:南岭  中生代 强过铝花岗岩 大地构造  锆石U-PB 同位素定年

分 类 号:P588.121] P597.3[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