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对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  ( EI收录)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诚[1] 郑朝贵[1] 马春梅[1] 杨晓轩[1] 高锡珍[1] 王海明[2] 邵九华[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310014 [3]浙江省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余姚315400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271103、40071083);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00028414);南京大学“985”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项目资助.

年  份:2003

卷  号:48

期  号:23

起止页码:2428-24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和海相有孔虫鉴定特征表明:该区缺少全新世初至7 kaBP的新石器时代遗址,7~4kaBP是该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连续出现、逐渐增多、史前文明大发展时期.在该区各遗址地层中,海相有孔虫均出现在马家浜文化层之下的地层中,除上海马桥岗身以东地区外,在该区7 kaBP以来的地层中未能发现海相有孔虫的存在,这一现象表明,该区全新世最大海侵应发生在10~7 kaBP之间.从河姆渡遗址文化层和出土器物年代、钻孔剖面有孔虫和孢粉证据可知,河姆渡文化正是在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出现和发展的,过去地学界关于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在7~5kaBP为高海面的假说或理论难以成立.考古地层学能够证明:宁绍平原全新世以来7 kaBP以前应为高海面、7~5kaBP为低海面、5~3.9 kaBP为洪水频发期.

关 键 词:长江三角洲 宁绍平原  全新世高海面  河姆渡遗址 有孔虫 孢粉 海侵 气候

分 类 号:P343.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