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燕山地区表土花粉与植被间的数量关系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EN IN THE SURFACE SOIL AND VEGETATION IN THE YANSHAN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振京[1] 许清海[2] 孟令尧[3] 阳小兰[3] 王开发[4]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2]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家庄050016 [3]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石家庄050011 [4]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200092

出  处:《植物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90 10 2 0 0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1710 9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2 615 );国家博士后基金 ( 2 0 0 3 0 3 3 2 5 3 )

年  份:2003

卷  号:27

期  号:6

起止页码:804-8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1_2012、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根据表土花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 ,燕山地区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在总体面貌上代表了植被组成 ,但孢粉组合不等于植被组成 ,而影响其差异的原因是孢粉保存、孢粉产量、外来孢粉和孢粉鉴定。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不同而差异颇大 ,乔木植物花粉中松 (Pinus)、桦 (Betula)、胡桃 (Juglans)和栗 (Castanea)具超代表性 ,而栎(Quercus)、鹅尔枥 (Carpinus)和杨 (Populus)具低代表性 ;灌木植物花粉中花椒属 (Zanthoxylum)具超代表性 ,蔷薇科和榛 (Corylus)多具低代表性 ;草本植物花粉中蒿 (Artemisia)、藜科、香蒲 (Typha)、唇形科、蓼科、毛茛科、伞形科和唐松草 (Thalictrum)具超代表性 ,禾本科、虎耳草科、草 (Humulus)、莎草科、豆科、石竹科和旋花科等具低代表性。同一花粉在不同的植被带中其R值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地说在远离主要花粉源的植被带中 ,该花粉的R值偏低 。

关 键 词:表土孢粉 植物群落 燕山地区  植被 数量关系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