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非典”一词心理意义的跨地区比较——对京、沪、穗、港、台大学生的调查    

A Cross-regional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s of "SARS"——An AGA Study on College Undergraduates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Hong Kong & Taiw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一虹[1] 颜静兰[2] 陈向一[3] 夏纪梅[4] 郭赛华[5]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英语系,100871 [2]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3]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4]广州市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 [5]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出  处:《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  份:2003

期  号:6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3、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比较“非典”一词对京、沪、穗、港、台地区华人大学生的心理意义。研究采用“联想组合分析法”,于2003年5月下旬采集了五地520名本科生对“非典”所做的限时自由联想,并归类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对“非典”的语义联想有以下几类:“疾病”、“人”、“地区”、“信息与政府行为”、“主观反应”、“防治措施”、“影响”、“其他”。五地受试在不同类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在每类中各子类得分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文章讨论了“非典”在各地的心理意义特征与疫情阶段以及社群特点的联系。

关 键 词:“非典”  大学生 语义联想 联想组合分析法  心理意义 人文社会学

分 类 号:H136[中国语言文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