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东北及华北含油气盆地岩浆活动对碎屑岩的改造与成岩作用贡献    

The Effect of Magmatic Activity on Clastic Rock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Diagenesis in Northeast and North China Petroleum——Isostasy Model for Bearing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立[1] 彭晓蕾[1] 高玉巧[1] 马锋[1] 尹微[2] 董福湘[1] 杨庆杰[3] 于均民[4]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83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 [4]西北地质研究所,兰州730020

出  处:《世界地质》

基  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科学基金项目 (1 9990 1 870 7)

年  份:2003

卷  号:22

期  号:4

起止页码:319-3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1_2012、JST、PROQUEST、WOS、ZGKJHX、ZR、普通刊

摘  要: 含油气盆地中的岩浆活动不但对碎屑岩围岩进行了物理改造,而且也引起了分布局限的热变质作用。同时,岩浆活动也加速了围岩的成岩作用进程,并且直接或间接地为成岩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岩浆活动对碎屑岩围岩的物理改造表现为围岩热拱张裂和气孔—杏仁构造的形成,前者普遍见于三江盆地、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后者发现于松辽盆地南部。岩浆活动引起的热变质作用普遍见于三江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海拉尔盆地,并且以泥岩围岩的角岩化、砂岩围岩中基质重结晶成绢云母和绿泥石为特征。岩浆活动也可引起氧化硅凝胶在孔隙中的直接沉淀,例如松辽盆地南部营城组砂岩中的梳状石英。由于岩浆活动引起了地温梯度的升高,因而在浅部地层中可发现深部地层中才可形成的铁方解石等。岩浆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片钠铝石和方解石的沉淀见于海拉尔盆地、三江盆地和渤海湾盆地。

关 键 词:岩浆活动 碎屑岩 改造  成岩作用贡献  

分 类 号:P588.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