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西医结合联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对患者血清TNF-α表达的影响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Western therapy on serum TNF-α expression in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敏[1,2] 曹保利[1] 宋殿荣[3] 许瑞青[1]

机构地区:[1]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 [2]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3]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

出  处:《天津中医药》

基  金: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15053)

年  份:2016

卷  号:33

期  号:6

起止页码:343-3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CAS、IC、JST、RCCSE、UPD、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初步探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市南开医院盆腔炎性疾病住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抗生素治疗)和治疗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中药口服兼灌肠并腹部外敷芙蓉散),各55例。连续用药14 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的临床疗效、盆腔包块、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2%、92.7%,有统计学差异(P<0.05)。2)用药1周时: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盆腔包块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则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2周时,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跟治疗前、治疗1周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变化与盆腔包块变化一致。4)两组治疗前WBC,CRP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均明显下降,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关系。治疗2周、治疗1周时均与治疗前比较WBC,CR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周与治疗2周时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中药口服兼灌肠同时腹部芙蓉散外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明显减小盆腔包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的表达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关 键 词:盆腔炎性疾病 中药口服兼灌肠  芙蓉散  肿瘤坏死因子-Α

分 类 号:R711.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