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地权属调整与乡村治理——基于清远叶屋村的个案分析
Farmland Property Rights Adjustment and Rural Governance——Based on Case Analysis of Yewu Village in Qingyua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Xiaofeng Ning;Junmei Zang;Jinlong Xu;Shaoqing Su;Guangming Tian;Lifan Li(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510070;South China Center for Land Issues Research,School of Public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Zhong Di Research,Guangzhou510277)
机构地区:[1]广东省土地整治中心,广州510070 [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广州510640 [3]中地研究院,华南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广州510640
基 金:2017广东省国土资源科研专项(GDGTKJ2017007);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G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年 份:2017
期 号:2
起止页码:137-14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辑刊
摘 要:作为乡村社会中经济关系、社会规则、组织安排等一系列制度派生的基础,农地制度的调整与改善,无疑对乡村治理和乡村社会重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清远市叶屋村为研究对象,揭示农地权属调整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表明:农地权属调整的实质是农地利用转型,农地产权形态由细碎分散转为集中配置,促进了农地面积、数量、种植类型等显性形态的调整和改善,并作用于农地经营模式、投入和产出等隐性形态,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农地经济价值得以释放并催生多重乡村经济新业态,农地持续高效产出,能够为农户提供满足生产生活以及未来长远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从而吸引外流劳动力返乡,农户自愿留守农地且在精神层面认同农民身份,新型人地关系得以重构,乡村回归利益共同体。乡村经济繁荣和人口回流,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并源源不断地为各治理主体提供物质资源和权威资源等治理资源,治理主体治理能力的持续增强,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和乡村社会秩序维护,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农地—农户—农村治理组织的圈层得以重塑,相互影响并高效循环运转,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复兴。
关 键 词:农地权属调整 乡村治理 乡村社会重构 农地利用转型
分 类 号:F3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