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Employment Replacement and Labor Mobility:A New Analysis Framew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云彦[1] 徐映梅[1] 向书坚[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430064

出  处:《经济研究》

基  金: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人口迁移;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转移研究"的部分成果

年  份:2003

卷  号:38

期  号:8

起止页码:70-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0、CSSCI、CSSCI2003、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从 2 0 0 0年人口普查取得的资料看 ,2 0世纪 90年代我国中部出现连片就业萎缩地区 ,劳动力持续外流。与中部地区就业紧缩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沿海地区工业部门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部门不断扩展 ,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以劳动密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迅速 ,这些地区正在以一种反梯度模式进行着其特殊的“再工业化”过程 ,并形成对内地国有部门和传统工业地区的刚性就业替代 ,地区差距在就业机会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非农就业机会在地区间的转移、替代和重新分配 ,是解释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关 键 词:就业替代 劳动力流动 人口普查 地区差距  中国  沿海地区  中部地区  劳动密集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再工业化 非农就业机会

分 类 号:F24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