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联合Bobath康复疗法对老年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Impact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Boba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schemic/Hemorrhagic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蒋燕[1] 谢瑛[1] 桂沛君[1] 蒋育欣[2] 蒋卓晔[3]

JIANG Yan;XIE Ying;GUI Peijun;JIANG Yuxin;JIANG Zhuoye(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Beijing Electric Power Hospital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73,China;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Beijing Electric Power Hospital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73,China;Department of Sociology,School of Humanity and Law,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康复科,北京市100073 [2]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73 [3]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北京市100083

出  处:《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年  份:2019

卷  号:27

期  号:2

起止页码:112-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联合Bobath康复疗法对老年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卒中类型分为A组(缺血性脑卒中,n=72)和B组(出血性脑卒中,n=48),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患者分为A1组(n=36)和A2组(n=36),将B组患者分为B1组(n=24)和B2组(n=24)。A1、B1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obath康复疗法,A2、B2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obath康复疗法+tDCS技术治疗;4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y-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Sheikh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炎性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10(IL-10)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治疗后颈动脉狭窄程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FMA评分、Sheikh评分、MoCA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2组患者FMA评分、Sheikh评分、MoCA评分高于A1组,NIHSS评分低于A1组(P<0.05);治疗后B2组患者FMA评分、Sheikh评分、MoCA评分高于B1组,NIHSS评分低于B1组(P<0.05)。(2)治疗前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血清hs-CRP、SOD、IL-10水平及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2组患者血清hs-CRP、IL-10水平低于A1组,血清SOD、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高于A1组(P<0.05);治疗后B2组患者血清hs-CRP、IL-10水平低于B1组,血清SOD、血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高于B1组(P<0.05)。(3)治疗后A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轻于A1组(P<0.05),而B1组与B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期间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关 键 词:卒中 老年人  Bobath康复疗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分 类 号:R743.3] R493[临床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