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埋藏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分形表征及成因机理——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柯坪塔格组为例 ( EI收录)
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mechanism of micro-pore structure in deeply burie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a case study of Kalpintag Formation in Shuntuoguole area,Tarim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3)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7
起止页码:775-7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测试分析资料,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柯坪塔格组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形表征,探讨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顺托果勒地区柯坪塔格组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残余粒间孔,喉道类型包括缩颈型、片状、弯片状以及管束状喉道。建立了孔隙结构分形评价标准:Ⅰ类(分形维数D≤2.350)、Ⅱ类(2.350<D<2.580)、Ⅲ类(D≥2.580)和裂缝型。具有Ⅰ类孔隙结构的最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柯坪塔格组上段,Ⅱ类、Ⅲ类孔隙结构对应的储集体主要分布于柯坪塔格组下段。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的物质基础条件控制。砂岩的成分及粒径的差别是导致储集岩孔隙结构分异的主要因素。柯坪塔格组下段经历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强于上段,而溶蚀作用弱于上段,导致下段孔隙结构明显比上段差。构造破裂作用导致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的柯坪塔格组上段局部发育微裂缝,改善了渗透性能,并增强了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但在柯坪塔格组下段则表现为颗粒挤压破碎、压实作用强。
关 键 词: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分形 成因机理 柯坪塔格组 顺托果勒地区 塔里木盆地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