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细粒厚层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  ( EI收录)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ick fine-grained shallow-marine gravity flow deposits from Huangliu Formation in Dongfang area,Yinggehai Basin,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银涛[1,2] 文力[1] 姚光庆[2] 姜平[3]

机构地区:[1]湖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汉江研究院,湖北襄阳441053 [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636);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南海西部海域低渗油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2016ZX05024-006)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3

起止页码:290-30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中深层黄流组为浅海重力流沉积,表现为粒度细、迁移快、堆积厚的多期砂体组合。基于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数据,分析了细粒厚层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并探讨了浅海重力流沉积的控制因素。基于井震结合在东方区共识别出砂质碎屑流水道、浊积水道、富砂朵体和富泥朵体4种基本沉积单元。砂质碎屑流水道常位于朵体内部,均方根振幅为低值,剖面上呈U型或深V型,宽度多在1~2km,测井单砂体厚度多大于25 m,主要发育含漂浮泥砾或泥质撕裂块状细砂岩相,取心段表现为多期反旋回特征;浊积水道剖面上表现为浅V型或蠕虫状反射,均方根振幅可为低值或高值,宽度多小于500 m,其水道末端多发育局部小型朵体,形成朵体-水道-朵体沉积样式,测井单砂体厚度多在10~25 m,主要发育递变层理和平行层理粉细砂岩相,发育不完整鲍马序列Ta—Tb段组合,取心段表现为多期正旋回特征;富砂朵体和富泥朵体表现为高连续反射,均方根振幅分别为高值和低值。研究区浅海重力流沉积受到物源供给、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古地形地貌的共同控制。大规模蓝江三角洲前缘砂体是物质基础;随着海平面的上升,重力流的能量不断减弱,造成砂体发育规模减小、泥质含量增加、孔隙结构及物性变差,同时造成重力流流态的转变;陆架基底差异沉降形成的陆架低洼提供了浅海重力流沉积所需的可容纳空间,而不同的沉积样式主要受到局部古地貌的控制。

关 键 词:莺歌海盆地 东方区  黄流组  细粒砂体  重力流 沉积特征  

分 类 号:P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