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水驱转CO2混相驱渗流机理及传质特征  ( EI收录)  

Porous flow mechanisms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2 miscible flooding after water flood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伟[1,2,3] 吕成远[1,2] 王锐[1,2] 崔茂蕾[1,2] 杨阳[1,2] 王欣[1,2]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所 [3]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低渗油气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2016ZX05048-003)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9

期  号:2

起止页码:201-2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CO2混相驱作为三次采油技术一般在注水开发之后实施,其需要考虑水驱后残留在孔隙中的注入水对CO2混相驱的影响。基于常规PVT多次接触实验,采用带多点取样孔的长填砂管,在不同含水阶段分别开展注气驱替实验和气水交替驱实验,研究多孔介质中可动水参与下的多相多组分渗流规律以及不同含水率对油、气两相组分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含水率下CO2与原油仍能发生混相,CO2的注入形成了新的渗流通道,扩大了水驱波及体积。但高含水率对油相和气相间组分传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含水率下转CO2驱会在储层中形成不同的油、气、水三相渗流和分布特征,从而影响采出程度,而气驱最终采收率主要受注气驱油效率和水驱波及体积共同作用的影响。

关 键 词:多相多组分  混相 相间传质  含水率 气水交替

分 类 号:TE357.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