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及防控对策    

Systematic evalua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rehospital del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盼[1,2] 陆关珍[2] 张栗[2] 詹淑玉[3] 王霄一[1] 胡玉丽[1]

LI Pan;LU Guan-zhen;ZHANG Li(Department of Nursing,School of Medicine,Huzhou University,Huzhou,Zhejiang 313000,China)

机构地区:[1]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系,浙江湖州313000 [2]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浙江湖州313000 [3]嘉兴学院医学院药学系,浙江嘉兴314000

出  处:《中华全科医学》

基  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7C37137);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GYB33)

年  份:2019

卷  号:17

期  号:5

起止页码:851-8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的影响因素,并明确应对策略,旨在缩短院前延迟时间。方法经Pubmed、Embase等十大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用NOS量表评价纳入文献19篇,均为流行病调查研究,以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Meta分析将影响因素归纳为3大类。①社会因素:年龄[OR=1.090,95%CI(1.060~1.130),P<0.001]、性别[OR=1.180,95%CI(1.050~1.330),P=0.006]、文化水平[OR=1.410,95%CI(1.190~1.670),P<0.001]、居住地区[OR=1.350,95%CI(0.990~1.840),P=0.060];②临床因素:糖尿病史[OR=1.380,95%CI(1.220~1.560),P<0.001]、心绞痛史[OR=1.370,95%CI=1.050~1.770,P=0.020]、心肌梗死史[OR=1.080,95%CI(0.640~1.830),P=0.760]、PCI史[OR=0.760,95%CI(0.670~0.860),P<0.001];③其他因素:夜间发病[OR=1.630,95%CI(1.340~1.970),P<0.001]、就诊方式[OR=0.640,95%CI(0.570~0.710),P<0.001]、未将症状归因于心脏[OR=3.100,95%CI(1.620~5.940),P<0.001]。结论高龄、女性、糖尿病史、心绞痛史、夜间发病、未将症状归因于心脏是其危险因素,高学历、PCI史、EMS就诊是其保护因素,居住地区、心肌梗死史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无关。采取切实有效地干预措施,能够缩短院前延迟时间,降低患者院外死亡率。

关 键 词: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分 类 号:R54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