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的生态影响    

Ecological effects of invasion by the smooth cordgrass Spartina alterniflora on bir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潘[1,2] 张燕[1] 朱晓静[1] 鲁长虎[1]

CHEN Pan;ZHANG Yan;ZHU Xiaojing;LU Changhu(College of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37 [2]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芜湖241000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3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704)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7

起止页码:2282-22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生物入侵威胁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来植物是入侵生物中的重要一类,可以显著改变本地植被群落,并影响其他生物类群。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营养级,对由入侵植物引起的栖息地变化十分敏感。互花米草自引入中国沿海以来,其分布区域不断扩散,多数研究认为互花米草入侵造成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退化。系统梳理了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栖息地、食物资源、繁殖、群落等方面的生态影响。主要负面影响有:(1)植被群落结构不利于鸟类栖息、筑巢、觅食;(2)鸟类食物资源丰度和多样性下降;(3)本地鸟类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显著下降。在我国东部沿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已经显著改变了植被与鸟类分布格局。但随着入侵历史的增长,少数小型雀形目鸟类却可以逐渐适应互花米草生境。互花米草入侵为某些非本地鸟类提供了空白生态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本地物种多样性,对互花米草的快速清除反而可能不利于已适应并依赖互花米草生境的鸟类。综上,认为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群落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需要更多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应开展长期、大尺度、多因子的监测研究和多物种比较研究,建立生态评价模型并制定科学有效的互花米草管理对策。

关 键 词:互花米草 生物入侵 鸟类

分 类 号:Q9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