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城市径流水质的净化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ity Runoff Pollutant Reduction by Multi-Series 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乔厦[1] 郑学良[2]

QIAO Sha;ZHENG Xueliang(China Forest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Beijing100013,China;Schoo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中森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3 [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水土保持研究》

年  份:2019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353-3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城市径流水质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武汉市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特征,采用多级串联的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其进行了径流净化研究。对人工湿地不同运行阶段模拟径流的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化学耗氧量COD_(Cr),生物耗氧量BOD_5,固态悬浮物SS,总氮TN,总磷TP,铵氮NH^+_4-N在湿地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探讨人工湿地对城市径流污染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各指标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应大小依次为NH^+_4-N>COD_(Cr)>BOD_5>TN>SS>TP,其中对NH^+_4-N的去除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的去除效应(p<0.05),对TP的去除效应最弱(p<0.05);人工湿地对COD_(Cr),BOD_5,SS,TN,TP,NH^+_4-N的去除效应在1—7月呈逐渐增加趋势,局部有所波动,9月达到最大值,9月以后去除效应趋于平稳;除了TN外,人工湿地系统出水各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质量标准,其中TN达Ⅳ类标准。径流各指标主要在人工湿地的第1格被去除,随着人工湿地沿程进水浓度的增加,其去除效应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径流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TP与各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通过对湿地系统沿程氮磷浓度衰减的拟合及回归分析,建立了与湿地系统进口浓度有关的COD_(Cr),BOD_5,SS,TN,TP,NH^+_4-N浓度的沿程衰减模型,相关分析表明其最佳的拟合模型均为指数衰减模型。该湿地系统在整个试验时期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净化效果,有效地减轻了城市径流水质对外界水环境的破坏,可用于城市地面径流污染的控制和利用,指数衰减模型的建立也为后续湿地设计及排水水质预测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关 键 词:人工湿地 表面流 城市 径流 净化  

分 类 号:X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