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分子机制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aoren-Honghua Pair on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Kailin;Zeng Liuting;Ge Anqi;Ge Jinwen;Long Zhiyong;Bao Tingting;Jiang Yan(Medical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Schoo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 Ch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长沙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410007 [3]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410208 [4]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5]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衡阳421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项目(81774174):基于细胞铁转运网络调控机制探讨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负责人:葛金文
年 份:2018
卷 号:20
期 号:12
起止页码:2208-2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理学分子机制。方法:在中医药数据库收集筛选桃仁-红花药对化学成分信息的基础上,分别应用Scifinder和Pharm Mapper搜集和预测化学成分的已知靶点与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根据桃仁-红花药对的已知靶点搜集、潜在靶点预测以及富集分析的结果运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模型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桃仁-红花药对的17个化学成分返回了74个已知靶点,其已知靶点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凝血、抗炎、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四个模块有关。并通过Pharm Mapper接获得317个预测靶点和通过通路注释分析获得128个信号通路,包括与疾病相关的通路39条、与代谢相关的通路25条、与免疫相关的通路11条等。结论:已知靶点所分成的四个模块与血瘀证的四个特性相对应,潜在靶点及其信号通路的富集所获得的128个信号通路涉及血瘀证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体现了桃仁-红花药对干预血瘀证的分子机制。
关 键 词:桃仁 红花 血瘀证 活血化瘀 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